讓金融“精度”匹配產業“深度”
中國工商銀行未來三年將提供民企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覆蓋科技金融、制造金融等重點領域;中國銀行發布涵蓋20項措施的服務方案,支持民企全球化布局與數字化轉型;中國農業銀行截至今年2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突破6.8萬億元,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比超過60%……多家國有大行正在以超常規力度加大民營企業融資供給。
連日來,全國工商聯會同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召開多場金融助企座談會、推進會,充分發揮“聯”的優勢、“商”的作用,架好橋梁、做好紐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關決策部署。
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密集發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專項方案,通過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強化跨境支持等舉措,為民營企業注入“源頭活水”,夯實發展基礎,多維度助力民營企業“大顯身手”。
多方協同聚力
持續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等五部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各方要增強協同聯動,推動完善融資配套機制,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政、會、銀、企等正在匯聚合力,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支持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
為持續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3月12日,全國工商聯與中國工商銀行聯合發布了《“金融助企提質向新”全國工商聯中國工商銀行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全國工商聯與中國工商銀行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任務,推出“十大舉措”,支持民營企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其中,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創新“積分貸”“研發貸”“人才貸”“科創并購貸”等科技金融產品,為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股貸債保”聯動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大力推進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融資、科技企業數字要素融資模式創新,加快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還將攜手全國工商聯舉辦“民營企業高管金融培訓班”“企業家加油站”等活動,為民營企業提供宏觀經濟、國家政策、企業管理、金融知識等培訓。同時,雙方加強互動式交流對接,在“進企業、送政策、解難題、促發展”活動中,全國工商聯將會同工商銀行積極開展投融資對接、政會銀企座談,為民營企業送服務、辦實事。
總規模800億元的工商銀行科技創新基金正式啟動,定位耐心資本,以股為主,股債貸保聯動,將持續加大對硬科技、民營經濟的支持,為實體經濟注入股權投資力量。
同日,全國工商聯與中國銀行舉辦民營企業座談會,圍繞優化跨境資金服務、加強科創企業全周期支持、提升銀企數字化合作力度等方面進行交流。座談會后,中國銀行發布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暨共建“一帶一路”服務方案。
此前,全國工商聯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民營經濟“五力賦能”專項行動,助力企業強化經營發展助推力、科技創新牽引力、數智化轉型支撐力、現代化治理構建力、生態合作拓展力,積極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一個月之際,3月17日,全國工商聯、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在京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倡議書》發布會。倡議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有力支持。堅持政治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加強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效;深化助微計劃,精準滴灌小微;共建親清同行,實現合作共贏;強化多維賦能,凝聚發展合力。認真落實金融監管部門關于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政策和工作要求,引金融“活水”潤澤民營經濟沃土,為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近年來,全國工商聯組織各級工商聯積極搭建對接平臺,會同各地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推動提升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多維度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各級工商聯將與金融機構常態化開展走訪摸排,及時發現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不斷完善優質民營企業名錄并開展業務對接,加大從開戶、結算到投融資、科技支持等“一站式”服務力度,共同支持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真金白銀”信貸支持
正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現實動力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金融支持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幣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比各項貸款高7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2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民營企業信貸情況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1.8萬億元,同比增速9.0%,較各項貸款增速高0.8個百分點。2024年上半年,全國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利率3.90%,同比下降0.58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累計下降3個百分點。
政策紅利、金融機構的支持正在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現實動力。
2024年,賽力斯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實現營業收入超1400億元。問界M9去年上市以來,當年突破15萬輛銷量。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說,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和全國工商聯“橋梁紐帶”的賦能助力,為賽力斯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在賽力斯向高端智能電動汽車轉型的關鍵階段,工商銀行重慶分行通過“全周期、一攬子”的金融支持方案:在新能源轉型升級初期階段,工商銀行重慶分行率先借助科創企業評級授信模型,為賽力斯集團內新能源汽車主體發放信用貸款,助力企業加快研發進程。
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是農業民企發展的有力支撐。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志芬介紹,在溫氏推進智能養殖項目時,工商銀行通過線上化、智能化、批量化的方式提供“鏈式”金融服務,以“一點對全國”的模式服務全國的溫氏農戶,打破了地域限制,極大提升了養殖效率。
深入了解企業需求,金融機構持續為民營企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
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物美與各大金融機構協同打造銀企合作新模式,助力“零售+科技”全新行業健康發展模式,共促大消費,共拓新賽道,共建好生活。物美要深化與工商銀行為代表的銀企合作,在并購貸款、項目貸款、銀團貸款等方面持續加深合作。
“金融支持對九章云極的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北京九章云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磊表示,尤其是在技術研發和生態合作方面,金融機構通過開放金融場景和技術合作,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加速AI技術和算力平臺在金融領域落地應用,不僅推動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也助力企業不斷優化技術能力。
當前,我國企業正在加快全球化進程,匯率波動風險是企業出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對沖匯率風險對企業至關重要。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勁對記者說,作為國際化企業,創維集團面臨匯率波動風險,金融機構提供的外匯對沖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鎖定匯率,減少不確定性。“金融支持對創維集團的轉型升級具有多方面的推動作用,不僅提供了資金保障,還通過風險管理、市場拓展、技術創新等手段,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合理利用金融資源,創維集團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的轉型升級。”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銀行業聚焦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核心痛點,通過機制創新、產品升級、科技賦能、減費讓利等系統性舉措,構建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洞察企業所需
要讓金融“精度”匹配產業“深度”
在“雙碳”目標下,產業忙著做“加減法”,綠色低碳轉型是企業發展需求。林勁希望,創維能利用綠色信貸和供應鏈金融產品,支持創維集團在節能減排、環保生產、新能源生產制造等方面投入,推動綠色制造轉型。
當前,鋼鐵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破局突圍的關鍵階段,鋼鐵企業逐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才平希望,金融機構能夠針對AI技術研發與場景落地痛點,提供“分階段、定制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同時,建議設立“智能制造轉型基金”,幫助企業降低試錯成本,加速AI技術從單點突破向全鏈滲透,真正讓金融“精度”匹配產業“深度”,激活新質生產力的乘數效應。
張文中說,物美要深化與工商銀行為代表的銀企合作,在并購貸款、項目貸款、銀團貸款等方面持續加深合作。長期以來,物美加大在數字化基礎上投入,全力打造AI零售大模型,創新AI零售業態和經營范式,希望金融機構加大在AI算法算力模型等領域全面合作和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農業企業科技創新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溫志芬看來,今年中央一號文首提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新質生產力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效率效益。當前,我國不少農業企業亟需通過創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但受行業周期和物價長期低迷影響,近期難以通過利潤積累大規模投入創新和技改,金融的及時支持將可以幫助這些企業獲得新的資源投入,從而構建起新質生產力,增強企業長期的競爭力。
……
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面臨著不同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要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
“未來3年,工商銀行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用于支持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表示,工商銀行要加強與政府、商協會、企業等各方協同,把源頭活水送上門、把精準服務送上門、把創新動能送上門、把全球資源送上門。
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表示,中國銀行將立足自身優勢,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做好“加減乘除”四部曲服務,增加對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減少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釋放科技金融乘數效應,破除金融服務堵點痛點。
中國農業銀行方面表示,農業銀行將積極響應倡議,聚焦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主責主業,發揮農業銀行點多、面廣、橫跨城鄉優勢,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優質、可持續、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做優信貸、投資、金融租賃、股權投資等綜合化服務,多維度、多層次滿足民營企業需求,拉長做深金融服務鏈條。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運用,以金融科技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表示,銀行業要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信貸支持力度,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同時,要強化科技賦能,提供線上+線下的一體化服務。
從政策傳導到產品創新,從平臺搭建到生態共建,這場金融助企行動正在書寫新的篇章。銀行業的多維支持正推動民營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跨越。未來,隨著政策協同深化、科技賦能加速,金融“活水”將持續滋養民營經濟沃土,助力其在全球競爭中“大顯身手”,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鏈接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