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優化營商環境,讓“贏商”有道
“吉安市將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作為重點改革突破攻堅戰的首位行動,營商環境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民營經濟活力迸發,開放招商成效顯著,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省前列,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吉安力量’。“12月10日,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交流會在吉安召開。會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珠峰表示:"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理念,堅定同廣大民營企業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近年來,江西把加強政企溝通、實現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連續7年出席民營企業座談交流活動,推動市縣政企“直通車”、親清“面對面”逐步成為常態。
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好壞,企業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新簽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94個,其中“雙百”項目9個,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和蓬勃的發展態勢。
吉安之“暖”,有目共睹。今年5月,吉安創建的“一三三五”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工作模式得到全國工商聯“點贊”。在全國工商聯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吉安位列全國地級市前十(排名第七),是江西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親清懇談,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在吉安,政企懇談會成為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為企業與政府之間搭建起一座堅固的橋梁。在懇談會上,讓企業家“唱主角”,大家圍坐在一起,摒棄繁瑣的客套話,直奔主題,企業提出自身的問題與訴求。黨委、政府認真傾聽,以切實有效的行動解決問題,絕不走過場,而是深入挖掘問題根源,從個案中總結經驗,實現從解決一個問題到化解一類問題的轉變,從而帶動整體營商環境的提升。
吉安市工商聯在其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廣泛動員各類企業參與懇談會,提前對企業的問題和訴求進行細致梳理,切實反映企業的困境和需求;另一方面,邀請行業內的權威專家、學者以及知名企業家出謀劃策,為整體營商環境的優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智慧引領。
吉安創建“一三三五”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工作模式。即“堅持‘一把手’抓統籌,樹立‘三個第一’理念,遵循‘三有推定’原則,‘五診’閉環狠抓落實”,通過這一模式,為政企對話暢通了渠道,為40萬戶經營主體精準把脈、排憂解難,推動服務朝著更實在、更精細、更精準的方向不斷升級,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在第十期吉安市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上,江西普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軍平表示,由于企業注冊主體變更,稅收返還政策未能兌現,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增資擴產陷入兩難境地。市委書記羅文江當場進行辦公,要求井岡山經開區、峽江縣、市財政局等主要負責同志立即回應,深入分析問題癥結,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僅僅7個工作日后,稅收返還政策不僅順利兌現,還以此為契機推動了同類問題的解決,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在第四十一期懇談會上,江西新鴻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左樂提出用工保險覆蓋力不足的問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亞聯現場督辦,要求相關責任單位迅速制定任務清單,嚴格按照時限要求辦理,并及時給予答復。很快,《吉安市補充工傷保險實施細則》得以完善,企業用工保險成本大幅降低,為企業輕松前行減輕負擔。
……
上行下效,協同共進。吉安市縣兩級每周同步召開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市本級由市四套班子領導輪流主持,縣(市、區)緊密配合,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層層落實的高效工作格局。今年以來,市縣兩級聯動舉辦21期懇談會,1400多家企業參會,收集問題建議2315個,其中已解決或初步解決的問題達到2201個,問題解決率超九成。
企業評判,推動政務服務升級
在吉安,政務服務的質量高低由企業來評判,企業的滿意度成為衡量政務服務的重要標準。對于企業來說,項目審批的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金壓力和推進節奏。
2023年12月,井岡山經開區的吉安博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申報建筑施工許可證時遇到難題,由于部分材料不齊,導致審批無法通過。得知這一情況,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迅速行動,及時核實相關材料,確認其符合辦理“基礎以下”階段的施工許可條件后,積極協助企業錄入申請材料,使得該項目成為井開區首個獲批“分階段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項目。
而這只是吉安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吉安在深入問政、問需、問計于企的同時,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推進“放管服”改革,擦亮“吉事即辦”政務服務品牌。不僅重視行政服務對象的反饋,還對參加政企懇談會的企業進行不定期回訪,讓企業充當“評委”,以評促改、以評促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吉安市工商聯聚焦營商環境建設,通過創立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構建早茶會與黨政領導企業接待日制度等創新舉措,為企業排憂解難。特別是2023年推出的“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機制,獲得廣大經營主體的點贊。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市縣兩級已成功舉辦60期,吸引5855家企業踴躍參與,征集問題與建議8022條,解決率高達95.4%。
吉安用心傾聽企業的呼聲,切實回應企業的關切,通過貼心、暖心的服務,將企業的“煩心事”轉化為“舒心事”,把企業的“吐槽點”變為“加分點”,以企業的滿意度來檢驗改革成果和服務成效。近年來,吉安營商環境“企業評”成績顯著提升,從全省倒數第三躍升至2023年全國地級市前十(排名第七),贏得了企業家們的贊譽和認可。
政企同心,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政企連心、攜手共進,方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井岡山經開區的木林森實業有限公司便是一個典型案例。從最初的產值僅有數千萬元,逐步發展壯大到如今突破百億元大關,這背后,離不開政企之間的親清連心與“雙向奔赴”。
木林森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專業人才短缺的困境,吉安政府積極作為,大力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廠中校”木林森學院。學院成立4年來,已為木林森等企業培養并輸送了近千名優秀畢業生,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全方位的扶持政策讓木林森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自2003年落戶吉安以來,木林森逐步成長為行業內封裝產能全球第一、小功率燈珠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的領軍企業。
政企同心,也是企業突破困境、實現轉型升級的堅實后盾。擁有81年歷史的青原區“老介福”品牌,在申報“中華老字號”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市商務局得知這一情況后,成立專班,為其申報工作提供全程悉心的指導和幫助,經過提交申請、審查鑒別、專家審查、認定公示等一系列嚴格的程序后,“老介福”于今年2月成功獲評“中華老字號”。
企業興則產業旺,產業強則吉安強。吉安緊緊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以務實的舉措和擔當的精神,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的勢能。
“面對面常態溝通”機制,打破政企交流壁壘,暢通交流渠道;“點對點解決問題”機制,將被動服務轉化為高效辦結,推動工傷保險政策優化與企業招工難題等一系列問題的破解;“硬碰硬跟蹤問效”機制,引入企業評判標準,確保服務質量;“實打實優化服務”機制,將企業訴求轉化為系統性惠企政策與行動,涵蓋審批流程簡化、線上服務平臺搭建、農產品線上推廣以及園區土地資源盤活等多個方面……吉安市工商聯不斷創新構建工作機制,作用持續凸顯。
親清相伴,雙向奔赴。吉安,正以其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扎根于此,廬陵大地處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相關鏈接

微信公眾號